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一百八十九章 唇亡齿寒(2 / 2)


自由在心里烙下的阴影,让君祁见到了公孙氏总有些不自在,他沉着脸行了礼,公孙氏便问他来这里做什么,明知故问,君祁冷笑:“儿臣来看看太子殿下,终归是兄弟,总是有些不放心的。”

公孙氏瞥了他一眼,然后道:“胤儿,你这兄弟倒是处的好。”

话音刚落,咳嗽声自内传了过来,君胤从里屋走出,脸上带着浅浅的笑,“三弟。”说完又开始咳嗽了,一幅随时会昏倒的样子。

是君胤没错,君祁皱着眉头想,难不成是真的病了?

安阳王向来知礼数,知道自己唐突了,也不想再多留把柄,便干干脆脆的告退了。

其实公孙氏也来了没多久,看见君胤正在收拾行李,气就不打一处来。

他这回学的聪明了,先对东邑帝说,再离开,哪怕事发也不怕了。只是公孙氏却觉得自己收到了背叛。

“你如今是真的长大了。”公孙氏冷冷道,“本宫的话是一句不听了。”

君胤道:“母后说的哪里的话,儿臣成为国之栋梁,不也正是母后的心愿吗?”

“你莫忘了,没有本宫,你什么都不是!”

无论是哪一方面,君胤都是承了公孙氏的恩情的,从前她拿捏着他重要的人,如今又用恩情来束缚他。

“可是母后。”君胤难得的强硬,他一字一句,说的无比清晰,“没有了儿臣,您也什么都不是了。”

唇亡齿寒,这句话用来形容皇家的母子,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

公孙氏气的后退了一步,嗫嚅了半晌,愣是一句话都没有说出来。

她养大的儿子,终归是不一样了。

君胤没有带多少人出去,为了保证他的安全,自然是抵不过肖青云的执拗,便随着他去了,他不打算耽搁多久就回来。

最主要的目的,还是想要拉拢一番西邯国。

只是如今西邯国对于这场战争持有什么样的态度,他还不明白,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西邯国已经隐隐有些暑意了,君胤没有骑马,追月过于显眼了,可坐在马车里觉得闷得慌,他撩开马车的帘子,守在马车一侧的肖青云立刻来问:“公子,要些什么?”

君胤哪里要东西,只是挥挥手,示意他让开一点,不要挡了风景。

这也不是他们主仆俩第一次结伴出来了,同往常一样,带足了仆从,暗地里有暗卫,肖青云跟着便行了。

道路够宽,能见着不少人背着篓子往镇里赶,像是要去赶集,有说有笑的很是自在。

“这是什么缘故?”君胤指着他们,他离开时才见着西邯的集市,如今又见他们背着这种篓子,难道又有集市?

“我听闻,是西邯的风俗,又称迎夏。”肖青云解释,“西邯民风开放,一年四季光这起节气的庆贺便要行上八次,春夏秋冬早晚各两回。”

西邯地小,没有什么大集市经得起折腾,倒是集会不少,这样一来,也算是一种赚钱的法子,还能加强百姓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是个好方法。

但安逸惯了的人,哪个想要有战争发生?

恐怕说服西邯出兵,是不大可能的事情了。

一手撑着下巴,君胤只稍稍思考了一瞬,然后道:“去瞧个热闹,然后转道,我们去看看如今的边境情况。”

百姓流离是在所难免的,但是西邯国的百姓脸上却是多有着笑意。君胤不懂,他们难道没有感受到战争的气息吗?

“公子。”临进城,马车停了下来,肖青云示意道:“要检查。”

“如今进个城都这么难了?”君胤挑眉,“也不是都蠢的,还是有危机意识的,去看看有什么事发生了。”

肖青云驱马上前,半晌回来道:“公子,城里丢了个人,在找。”

在这里设下关卡只是为了找到丢了的人?

君胤皱了皱眉头,“转道,从小路进去吧,实在不行,就先去边州看看,等他们找到人再回来。”

他们的衣服都换成了当地人的样子,也没有引起注意,临了进城要调转了方向,那守城的将领看了一眼,并没有多注意。

忽然,一旁的小门打开了,拿着手册的高帽官员出来了,顿时涌过来不少难民,灰头土脸的像是刚从哪里爬出来的,高帽官员嫌弃道:“今日城门不开,亦不开粥棚,散了吧都!”

多少人等了一天才等到这个时刻,怎甘心一句不开就放弃?顿时,城门口热闹了起来,推推搡搡着的,难民们非要进城,官兵拦着又不肯让,几乎就要打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