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6章旷世孤鸾





  他是名记者,洞悉时政,战俘回国,不荣则损。国家初建,政局并不多稳,回国风险很大,且不说旁人的非议、指点,单说政府的态度,就很难让人琢磨。他与同伴深思熟虑,决定先去t处避过风头,等三五年后再回故土。

  可惜,他没有预料到映入眼帘的是妻子冰凉的尸体。

  曾经的举案齐眉,曾经的你侬我侬,曾经的情深意重,都是过眼云烟,生死两茫茫。他抱着从未谋面的幼子,泪流满面。

  案头的宣纸留有妻子绝笔,“笛音淼淼,孤鸾别鹤之哀;竹叶翩翩,杞妇湘妃之怨”。

  字字泣血,锥心刺骨。

  木笛轻巧,静好无声,入土之际百般难割舍,于是他留下那根绿竹笛,在笛身雕刻二字——孤鸾。

  死去的妻子是孤鸾,活着的自己也是孤鸾,孤孓终生,生死两茫,不思量自难忘。

  “孤鸾独飞,旷世遗憾”,江如蓝回神后轻叹一声,幽幽说道。

  雍祺一听便知她是行内人,他笑的爽朗,“好,好,好”,连声说了三个“好”字,他指着笛身的两个字,低低重复了如蓝的话:“孤鸾独飞,旷世遗憾。”

  陆丰虽不大明白,却看清那两个字,“孤鸾”,苍劲有力,笔锋挥逑,刻骨铭心。他下意识地看向江如蓝,却见她双目紧锁木笛,黛蛾长敛,目光凄凉。

  雍祺收好情绪,面色如常,他把竹笛递给江如蓝,笑道:“祖父生前曾要求父亲,如果遇上有缘人就把笛子赠送出去,不必惦念不舍,可是父亲一辈子也没遇上有缘人,但我今天遇上了”,言下之意将此物送给她。

  江如蓝拿在手中,无措不已,推辞道:“雍叔叔,这是您的祖父祖母情深的见证,我怎么能拿?”江如蓝看雍祺年纪似乎略微较陆爸爸小个四五岁,但他又是陆丰叔叔辈的人,必然是故事中这对夫妻的孙辈了。

  “因为祖母的缘故,父亲从不肯让我习笛,在我手里不过是件死物”,雍祺语气坚持。

  陆丰是个聪明人,他虽不知道那件“孤鸾”往事,却能从二人的对话中推敲出些想法。他扬起一贯的微笑,劝说道:“如蓝,雍叔叔肯割爱多难得,还不快应下。你是不知道,我年少时曾看中雍叔家里的一副楠木象棋,去了很多次,好话都说遍了,雍叔都没舍得给我。”

  雍祺一拍陆丰肩膀,满脸笑意,“你以为这笛子我是白白送你媳妇吗?我可是有个不情之请的。”说着看向江如蓝,眼色恳切。

  “叔叔但说无妨”,如蓝恭敬。

  “我想邀你同奏‘一剪梅’,就现在,可否?”

  “自然可以。”

  展馆角落,江如蓝拿着笛谱细细念了几遍,手指在笛孔上模拟跳动,素指修长,娇颜沉醉。一刻钟左右,她走到馆中央临时辟出的一方空地,雍祺已经架好古琴在试音,见她过来,微微点头致意。

  江如蓝把笛谱安放在架子上,她轻轻吹了几个音,调试笛膜的松紧,刚弄好就收到雍祺“准备”的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