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5章往事唏嘘





  陆丰与江如蓝静静站在他的身侧,看他失神的目光,双手扣的更紧了。

  是多么痛心的过往,才会换来如此深沉的不舍?

  江如蓝到底学过多年笛子,她联想到曾经听老师提过的故事,一段“孤鸾恋”。

  1950年,建国初期,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武装干涉,中国政府作出抗美援朝的决议。

  动乱年代,烽火此起彼伏,一位女子,思想开放,喜爱奏笛与写作。一次演出与一男记者相识相知相婚,伉俪情深,新婚月余,丈夫受命前往战线报道战况。女子一手抓着笔杆子书写一篇篇警醒世人的篇章,一手抓着竹笛悠悠扬扬地奏出满腔浓浓的相思。

  一个月,两个月,一年,丈夫寄回的唯一一封家书翻了又翻,读了又读。这期间,她独力孕育小生命,分娩,哺养。

  孩子一天天大了,牙牙学语之时,抗战已经能看到胜利的曙光,她拉扯着孩子,拉扯着生活,期盼而又焦急。

  三年了,书信断绝,那天听到广播里播报朝鲜停战协议,她痴痴地听着,滚下两行清泪。摇篮里的孩子睁着双眼,甚是可爱,她痛哭复傻笑,哀奏一曲“燕歌行”。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何为淹留寄他方?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一曲终,以为君将归。

  队伍陆续回国,却迟迟不见丈夫归来,她倍受打击,红颜憔悴,人越发消瘦。

  花开花落,春去秋至,一晃又过去五年时光,思念折磨人,昔日的睿智不再,她再写不出激扬文字去指点江山,唯有面对稚子时才会清醒许多。

  女子酷爱执笛,奏笛时她面色如水,安然依旧。

  “红满苔阶绿满枝,杜宇声声,杜字声悲。交‘又欠’未久又分离,彩凤孤飞,彩风孤栖。别后相思是几时,后会难知,后会难期,此情何以表相思?一首情词,一首情诗。雨打梨花深闭门,孤负青春,虚负青春。赏心乐事共谁论,花下销魂,月下销魂。愁聚眉峰尽日颦,千点啼痕,万点啼痕。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一曲一剪梅,反复吟娥,轻声软语,灼痛痴恋,催人泪下。

  岁月无情,她终究病倒,弥留之际,她挣扎着看了一眼孩子,眼睛慢慢敛去光华,一手还牢牢握住木笛,只因是丈夫相赠,所以至死不放。

  造化弄人,她命丧不过七日,他竟风尘仆仆地回到家乡。

  原来他竟没有死,只是在随180师进行转移时,他与同事都不慎随军被俘。

  俘虏生活悲惨,他咬牙撑了下去。战争结束后,活着的战俘全部被释放,少部分志愿者回国,大多数人流落在异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