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再生欢第588节(1 / 2)





  但到底没做声:“那么,杨侍医早些安歇吧。”

  杨仪微微欠身:“请。”

  蔺汀兰点头,转身往外。

  杨仪抬头望着他的背影。

  他不如薛放高大, 也没有薛放那样光芒难掩。

  小公爷有些奇异的低调沉郁。

  蔺汀兰身上穿的是号称一寸金的华美的缂丝袍子, 袍摆微微散开, 有点孔雀曳尾的意思。

  腰间玉束带似紧似宽的勒着,却仍是显出颇细的腰。

  杨仪的目光从他肩头向下, 扫量了一遍, 落在他背在腰后的那只手上。

  正在打量,那边蔺汀兰忽然脚步一顿。

  杨仪还没回神, 他已经猝不及防地转过身来。

  她下意识将头扭开, 仓促中假装看别的地方。

  蔺汀兰望着她站在宫灯旁的身影, 像是才从仕女图上偷偷跑下来的某个精致笔墨绘就的人物, 可偏是那么真。

  他望着她慌张侧开的脸, 微微眨动的长睫, 一笑回身。

  缂丝的袍摆随着动作掀了一掀,繁复的花纹在淡色的灯影下抖动,显出几分隐秘的欢喜。

  杨仪好不容易等蔺小公爷离开,才稍微松了口气。

  踱步进里间,环顾周遭。

  此刻大概是将到亥时,她却没有什么睡意,大概是先前在太医院打了个盹,又被皇帝所惊。

  只是一时也没有别的事干,手上也没有什么书可看。

  坐在榻上,杨仪不由想到薛放。

  也不知他这会儿在做什么,父亲应该把自己的话转告他了吧……可虽然如此,他必定还是会为自己担心。

  十七郎那脾气,她岂会不知道。

  如果不是宫墙……只怕早就爬进来了。

  一想到这个,杨仪心里不由泛出一点甜意,知道有人在惦记着自己,如她思念他一样,他也同样想着她。

  这种感觉,让她觉着踏实而喜欢。

  正要在床上靠一靠,外头脚步声响。

  竟是魏明带了两个小太监到了,笑吟吟地望着杨仪道:“杨侍医,还没睡?”

  杨仪忙起身,一抖衣袖:“公公。”

  魏明呵呵笑道:“皇上怕你初次守夜,有择席之症的话更睡不着,就特叫送了这几本书来,杨侍医若一时不睡,倒是可以可以看两眼消遣。”

  杨仪先是高兴,继而心头凛然:“是,臣遵旨。”

  魏公公笑着摆摆手:“不是旨意,只是皇上对杨侍医格外关怀罢了,连这都能想到,对别人可是再没有的。”

  杨仪正犹豫着要不要说“谢主隆恩”,魏公公已经亲自把那几本书放在了桌上:“那就不打扰杨侍医了,若有什么吩咐,殿外有人在,你只管叫他们就行了。”

  魏明离开后,杨仪才去翻看桌上的书,第一本竟就是《周易参同契》,另一本则是孙思邈的《千金方》,还有一本,竟是葛洪的《玉函方》。

  但是这三本书,显然比杨仪之前在太医院藏书库里看过的都要显旧,就仿佛有几十年那么久,却保存的很好。

  杨仪先看书名的时候,自然想起皇帝先前说过的那句“你回头还是再细看看那本书”的话。

  她先前真不知何故,见了此书,自然以为皇帝是要她践行此话。

  可是把这几本书拿在手中大略翻了翻后,杨仪惊讶。

  这三本书籍,里里外外的字迹都一样,用的都是统一的经书体,字迹清逸自然。这显然是同一个人手抄的。

  这是什么人抄写?总不成是皇帝吧?

  这念头在心底一闪而过。

  其实《参同契》跟《千金方》倒也罢了,一直流传在世,广为人知。

  可晋朝葛洪的《玉函方》,民间却不多见,据说是这本书在写成会后不多久就失传了,所以连杨仪都没有窥全貌。

  故而此刻看到,杨仪又惊又喜,竟没有顾得上去看前两本,只忙捧着《玉函方》,在灯下细细翻阅。

  葛洪又名抱朴子,也是著名的炼丹士,有小仙翁之称呼,皇帝对他的书感兴趣自然不稀奇。

  而葛洪他的妻子,就是之前白淳对杨登所提过的古之有名的女医“鲍姑”,又被百姓们建立祠庙参拜、称作鲍仙姑的。

  葛洪为人用药,不主张用昂贵稀少的药材,而最擅长用随手可得的一些草药来治病,他在《抱朴子》中就有一句极著名的话:篱陌之间,顾眄皆药。

  意思是说篱笆左右,田间地头,目之所及的都可以入药。而他的《玉函方》,就是各种方便应急的药方之大成,极其珍贵。

  杨仪从头细看,其中不乏有些自己已经知道的方子……毕竟她在外头游历,外加上所看之书也不少,自然跟玉函方中所记载的有所重合。

  但也不少自己闻所未闻的奇记偏方,看的她如痴如醉,竟不知道是什么时辰,也不觉着疲倦,只一边儿看一边儿在心中拼命背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