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8节(2 / 2)


  皇帝也想起他听说静嘉自己寻摸了药膏子后,没再叫太医过去的事儿了。见这个自来浑身都恨不能长满心眼子的小东西,实实在在露了怯,他难得有些后悔。

  “今儿个朕饶你一回。”皇帝紧了紧怀抱,略不自在道,“你总要适应。”

  静嘉顺着那收紧却不至于伤着她的胳膊放松身子,心下略哂,是要适应一辈子都得呆在后宫,还是要适应与那些胭脂虎抢这个男人似有若无的温存?

  她将脑袋靠在皇帝脖颈间,藏起冷静的眸光,声音和软:“多谢万岁爷疼爱。”

  皇帝轻哼出声:“你惯会仗着可怜耍量人心,朕只是觉得今儿个不叫你侍寝倒更好些,你可知该如何跟太后交代?”

  “奴才知道。”静嘉听他说起正事儿,认真点点头。

  带着浅淡桂花香气的柔顺黑发蹭在皇帝下巴上,如绸缎般轻软的痒意,又叫皇上内里有些燥热。

  他阖上眸子:“睡吧,表现得好,过完年朕给你个大赏。”

  静嘉闻言诧异地抬了抬头,得了皇帝不轻不重在她耳朵上又咬了一下:“老实点,不想睡就别睡了。”

  静嘉瞬间安静下来,虽然叫人抱着不舒服,可大冷的天儿有个温暖的怀抱,倒是比点着炭盆子更舒服些,她很快便睡了过去。

  第二天并不是请安的日子,只一大早董兴福就笑眯眯过来,请静嘉去慈宁宫。

  他过来的时候天还擦黑,皇帝早就上朝去了,并没有叫人吵醒静嘉。

  她打着哈欠懒洋洋叫杜若伺候着起身,半朦胧半清醒之间,忍不住寻思昨天睡前皇帝那句话是什么意思。

  待得到了慈宁宫后,静嘉才发现,容妃和德妃也在。

  瞧见她进来,德妃扫了她一眼,捏帕子捂住唇角露出个矜持中还带着几分嘲讽的笑意。

  这走宫不叫水的事儿总是要叫后宫里嚼舌头的,更别说静嘉如今靠着慈宁宫和容妃,听说万岁爷的赏赐跟在园子里那回一样,还是银子,后头肯定少不得叫人笑话。

  静嘉看出德妃那点子不屑,却并不在意,上前蹲身:“奴才请老祖宗安,请德主儿,容主儿安。”

  太后面色不大好看,闻言只淡淡道:“起来吧,腊月初是端贵太妃的生辰,哀家想着在漱芳斋替端贵太妃摆个寿宴。容妃和德妃正忙着年底大祭的事儿,有些凑不过手,你跟在你容主儿身边分担些吧。”

  静嘉恭谨坐在绣墩上应声:“是,奴才记下了。”

  待德妃禀报完事儿出了大殿,太后这才皱眉看着静嘉:“昨夜皇帝去丽景轩,你是怎么伺候的?”

  静嘉赶忙起身,面上并不慌张,唇角也还是抿着笑:“回老祖宗话,您也知道,万岁爷因着中秋时候……到底心里还有芥蒂,奴才不敢放肆。万岁爷孝顺,跟奴才仔细打听了老祖宗日常起居,倒是没为难奴才,只叫奴才念了会子佛经,该当是身子疲乏,不一会儿就睡着了。”

  “哦?没做别的?”太后挑眉意有所指问道。

  包括容妃在内都清楚太后在问什么,太后这是不满静嘉浪费了如此好的侍寝机会。

  可静嘉昨儿夜里就想好了说辞,闻言只上前跪在太后膝前,依然笑得吉祥又带着几分恭谨:“奴才不敢撒谎,昨儿个万岁爷去奴才宫里,我是吓着了的。后来奴才仔细寻思,万岁爷孝顺不假,可到底不好叫芥蒂成了疖子,辜负老祖宗天恩。若徐徐而图之,不像妃嫔却是能放松些说说话儿的玩意儿,奴才想着,该是更好些。”

  太后叫静嘉逗笑了,指着她脑门儿嗔出声儿来:“你在哀家跟前儿和在皇帝跟前儿倒都不忘淘神的脾性,你既然心里有主意,哀家也不强求。可哀家不得不提醒你,既然你进了后宫,这绵延子嗣也是你的本分,记下了吗?”

  静嘉冲着容妃眨眨眼,笑眯眯点头:“奴才记下了,以后定当好好伺候。”

  至于伺候谁,如何伺候,这个不用多说,太后相信凭着静嘉的聪明能够分得清轻重,多说反而不美。

  太后今天本来就没多生气,皇帝走个形式给她看,总比立时就给静嘉脸面叫人来的心里舒服,今日叫静嘉过来,也不过是为了敲打敲打她。

  更重要的事情并不在这上头,脸面太后给了她,如今也该叫她们姑侄看看静嘉的诚意了。

  “年前你就先好好在容妃身边办差,差事办好,哀家自会在皇帝面前替你言语,年后皇帝有意大封后宫,可别说哀家不心疼你。”太后拍拍她脑袋,笑着轻描淡写道,“德妃身子骨弱,哀家不忍心叫她年底再累病了,少不得就得叫容妃多担待些事体。”

  静嘉闻言恰到好处露出几分震惊,随后既高兴又谦卑地脆声应下:“奴才定好好办差,您瞧好儿吧。”

  皇上昨夜果然不是随便说说,太后这话里也明确意有所指,她不想叫德妃爬到容妃头上。

  垂着眸子让恭谦盖住万般思量,静嘉心里哂笑,自打她进宫开始,这宫里可是越来越热闹了。

  直到进了十一月底,正和六年的雪倒是比过往要多几场,好几日连天儿的下,时而如鹅毛飞舞,时而又像是盐粒子挥洒,小苏拉们日日卖力气,宫里除了绿砖红墙和勾勒了金边儿的宝蓝宫檐,还是只剩下茫茫一片白。

  都说瑞雪兆丰年,可那都是明年的事儿,因为这场大雪,京城好些地方都被压塌了屋舍,更不用说外头,天儿越冷老百姓日子越不好过。

  关尔佳氏以皇帝的名义在各地施粥赈灾,很是解决了些日子过不下去的老百姓的愁苦。

  可到底赈灾花出去的银子并不是个小数儿,关尔佳氏族里总是有些小话在肚子里憋不住,一来二去就抱怨到了老定国公耳朵里。

  “这是太后的懿旨,你们还想抗旨不成?”老定国公嘟囔着冲来人黑脸,“左右谁喂的狗,狗鼻子总是认不错的,也就你们大冬天光着膀子就冲那些奴才秧子抡大勺!”

  老定国公过去只是包衣世家一个不成器的二世祖,还是沾了太后的光儿才做了几年国公爷。后来太后察觉出这位阿玛不像样子,亲自给哥哥下了密旨,夺了他的国公位子。

  这些年虽老定国公金尊玉贵荣养着,谁也不敢给他脸子看,可不能随着心意往大街上走螃蟹步儿,他心里不是没有怨念的,从二世祖阳奉阴违的角度来看,能说出这样的话一点都不奇怪。

  来这儿的关尔佳氏旁支也只满脸堆笑附和——

  “还是您老人家聪明,咱们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不是?”

  “就是,真金白银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都是祖辈儿辛苦所得,跟着万岁爷喝口汤总是应当的。”

  ……

  撺掇着旁支过来抱怨的其中一个小门户的家主躬着身子垂首装奴才,将唇角意味深长的笑掩盖得分毫不露。

  既有雪灾在前,又到了年底各路官员快进京述职的时候,按说正和帝该是最忙的时候,起码过去那几年,年底皇帝是绝对不会进后宫的。

  猫儿冬也不是说说而已,下开了雪大伙儿就都还算消停,没成想今年皇帝也不知怎的来了心思,前朝再忙,都没耽搁他翻牌子。

  容妃和德妃伺候过,除了慎嫔外其他几个嫔也都接了恩宠,在端贵太妃生辰前一日,驼妃太监来到了丽景轩。

  “给安小主道喜了,万岁爷今儿个翻了您的牌子,着您乾清宫伺候呐。”驼妃太监得了罗礼吩咐,对静嘉很是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