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说旧事嘉和警语(2 / 2)

  宝娘大惊,“阿爹!”

  下人们立刻进来了,杨太傅摆摆手,“阿爹无事。”

  说完,他对着宝娘笑了笑,转身出去了,嘱咐刘嬷嬷好生照看女儿。

  宝娘病了,府里立刻又风声鹤唳起来。

  如丰姨娘,她开始闭门不出,杨太傅也不再去她的院子。如杨默娘等人,心里隐隐都有了些猜测。

  连杨玉昆都亲自去问莫氏,“阿娘,二姐姐是阿娘亲生的吗?”

  莫氏看着儿子,半晌后闭上了眼睛。

  杨玉昆忽然一屁股坐到了凳子上,这里面到底有什么事情。

  莫氏拉起了儿子,看着他,摇了摇头,意思是让他不要管。

  杨玉昆也不好再问,父母私事,他插手也不好。好在他和二姐姐关系也不错,就算不是阿娘生的,总是自己的姐姐。

  杨太傅又开始长居前院,除了去陈氏那里,或者偶尔把孩子们叫到外书房说话,妻妾们再也见不到他的面。

  陈氏也沉默了。

  过了几日之后,宝娘身子痊愈了,她也开始闭门不出。有时候两个妹妹会来看看她,也只是说笑一番,没人多提一个字。她要么在书房里读书写字,要么窝在绣房里做针线活。

  岳先生能教的她已经学的差不多了,剩下的她准备自己慢慢学,有不懂的,去前院问杨太傅。

  这一日,宝娘正在书房写字,嘉和县主来了。

  宝娘才出房门,嘉和冲过来抱住她,上下仔细看了看,“怎么又生病了?可是上回没好?都是我的错,不该拉着你去跑马。”

  宝娘笑着回答,“和你有什么关系,是我自己吃杂了,坏了肚子。你能来看我,我高兴着呢,快进来。”

  嘉和跟着宝娘进了书房,喜鹊带人上茶点。

  嘉和看宝娘气色还不错,总算放了心。

  临走的时候,嘉和掏出了个小匣子,看向宝娘,“宝娘,我二哥托我把这个带给你。我也没看里头是什么,你要是觉得能收就收,要是不能收,我带回去还给他。”

  宝娘愣住了,朱翌轩喜欢原身,可自己不想和他有纠葛。

  想了一会儿,宝娘推开了匣子,“嘉和,男女有别,我也大了,不能随意收二公子的东西。”

  嘉和吐了一口气,“那就好,我回去可以交差了。宝娘,你这样做是对的,私相授受不好,虽然他是我二哥,我也只帮他干这一回。”

  嘉和走后,宝娘带着喜鹊和刘嬷嬷悄悄去了花园子。

  南平郡王府里,朱翌轩收到匣子后呆愣在原地,“妹妹,里头是一棵百年山参,补身子用的。”

  嘉和看着他,“二哥,就算里头是一根白萝卜,宝娘不要,我也不能勉强她。二哥,宝娘虽然不告诉我,但我多少也听说了一些,她如今在家中处境艰难,你若是真为她好,就别给她添乱了。”

  朱翌轩忽然激动起来,“这阵子杨府中传出一些流言,说宝娘不是杨太太亲生的。是不是杨太太为难她?不行,我要去找皇伯父,让他给我和宝娘赐婚。宝娘来了咱们家,就再也没人欺负她了。”

  说完,他转身就走。

  嘉和立刻大喊,“二哥,你别装糊涂,宝娘心里没你,你难道不知道吗?”

  朱翌轩也回身大喊,“你胡说,她如今还小没开窍。等她开窍了,她定会满意这桩婚事,我一定会对她好的!”

  嘉和面无表情看着他,“二哥,那你就等她开窍了再去求皇伯父吧。”

  说完,她转身就走了。

  朱翌轩扔了手中的匣子,回自己院子里去了。

  ※※※※※※※※※※※※※※※※※※※※

  好闺蜜就该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