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8节(2 / 2)


  四爷:不是……

  松格里:关门放狗……那个不是,送客!

  明天十二点见哦~第二更还是18点。

  第91章 亲王(一更)

  直到四爷跟着万岁爷启程去五台山,也没能再进到松格里的房间里去, 反而是跟小儿子熟悉了不少。

  因为弘旸脾气急, 就四爷能够制得住他, 所以松格里并没有给四爷脸色看, 也没不让他进正院,只是淡淡的不爱搭理他。

  等两个月后四爷从五台山回来,就发现府里多了两个千娇百媚的格格李佳氏和喜塔腊氏。

  四爷很肯定自己上辈子并没有娶过这两个人,无奈之余,倒是对德妃的心思莞尔不已。

  上辈子他跟德妃关系不好, 再加上福晋不给力, 后院里基本上都是汉人和汉军旗的妾室。

  这辈子德妃倒是真给他瞧上了几个满族姑娘, 虽不如十四弟府里头的, 可也实实在在算是清贵人家。

  他都不知道这算是好事儿,还是坏事儿了。

  只是他眼下也没有心思去计较这些,只跟松格里私下里谈了一番。

  整个九月份直到颁金节为止,松格里将四爷府管的特别严, 私底下的进出基本上都禁止了。

  府里头本来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儿, 直到开始人心浮动的时候, 四爷在颁金节后被封为了雍亲王。

  直郡王被封为直亲王, 诚郡王被封为了诚亲王,五贝勒被封为恒郡王, 七阿哥被封为淳郡王,八阿哥胤禩被封为廉郡王,从九阿哥往下到十七阿哥为止都是固山贝子的分位。

  这让胤禟差点儿没气破肺, 凭什么从他这里开始是个分水岭,他也没少办差好么!

  尤其是看到十四阿哥嘲讽的眼神时,他都恨不能跟十四阿哥打一架。

  小心眼的九阿哥,还因此迁怒上了四爷,连自家哥哥都有点不待见,让刚刚上任的恒郡王五阿哥摸不着头脑。

  “恭喜爷成为和硕亲王,估摸着下次选秀,咱们府里头也该进侧福晋了。”松格里带着正院的下人给四爷庆贺,说出口的话让四爷有些头疼。

  “这个爷会跟皇阿玛说,你就不用操心了。”四爷见松格里眼神淡淡的,就知道她还没有消气。

  好脾气的陪着松格里母子三人用了顿饭,他就老实回了外院。

  说实在的,这几日他其实颇有些头疼,不是为了松格里,而是因为万岁爷的心思。

  去五台山的时候,有天晚上都快到歇息的点了,突然有个陌生的小太监,拿着康熙的玉佩过来找他,说是皇上要见他。

  因为身边有粘杆处的人在,四爷倒是不担心自己的人身安全,可跟着小太监越走越偏,他也不是不疑惑的。

  一路上胡思乱想了些诸如兄弟的阴谋,后宫的算计等,等看见李德全的小徒弟魏怀德,四爷的心更沉重了些。

  皇上不欲人知,想跟他夜聊,这怎么都不算得一个好消息。

  直到看见康熙,他才收敛了心神。

  “儿臣给皇阿玛请安。”

  “起来吧,山里凉,李德全,给老四披件斗篷。”四爷记得皇上的声音是有些沧桑的。

  可这难得的父慈,仍让四爷心感动容。

  “儿臣多谢皇阿玛。”披上藏青色带着暗金线绣纹的斗篷,四爷先谢过恩才站起身来。

  “你们都退下,朕跟老四聊聊。”康熙挥了挥手,李德全带着魏怀德远远退开,站在上山的路弯处把守。

  四爷知道,这暗地里一定还有更多隐卫守护,倒也没多说什么,在康熙的示意下将将挨了石凳的边端正的坐了。

  “前段日子太子进上来的折子,是你写的吧?”康熙看着自己的四儿子,脸色平静,眼神更看不出任何情绪。

  “回皇阿玛的话,并非……”

  “朕还不至于看不出你的行文习惯,太子也是过于懒散了些,抄都不知道抄的像样一点。”康熙声音并不算高的打断了四爷的回话。

  四爷低垂着眼眸,放在腿上的手紧紧攥了松开,松开又攥起来,心头有些紧张。

  “是儿臣听了二哥的吩咐,才去做的这些事情。”他没再否认,每个人上折子,文风都有不同,否认也没用。

  “你就从未想过那个位子?”康熙唇角带上了一丝笑,问话的姿态极为慈祥,却让四爷一下子跪了下来。

  “儿臣不敢,儿臣从未有过如此想法。”虽然山里头的温度还带着几分凉意,可四爷觉得自己后背已经出了一层汗,他不知道康熙的意思,却完全不敢松懈。

  这回答不好,可是要掉脑袋的,他并不觉得自己作为龙子龙孙就一定能活到寿终正寝。

  “呵呵……起来,你不用害怕,今儿个咱们就当是父亲和儿子聊天,没有皇帝和臣子。”康熙摇了摇头,笑着道。

  四爷犹豫了一下,这才站起身重新坐下,心头仍然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忐忑,他总觉得皇上语含深意。

  “你们都是朕的儿子,也都有做皇帝的机会,就算是有想法也是正常的。”康熙端起已经有点温凉的茶水喝了一口才缓缓说道。

  “左不过朕是个有些偏心的父亲,疼爱你二哥多了一些,只是现在朕也不知道,这份偏宠到底是好是坏。”康熙叹了口气,说这话的时候,只是看着远处,好像有些恍惚。

  “太子是朕教养出来的,他是什么样子朕一清二楚,若说作为储君,他是合格的,可若做大清的主人,朕这心里头……没底啊,不说他脾性如何,但就这心软和摇摆不定的性子,朕就担心乱了人心。”

  康熙去年的时候,并未将李锴问斩,只是将他一家子发配了宁古塔而已,之所以这样网开一面,无非是看了太子的面子。

  “不管是朝廷上下,还是后宫内外,争来夺去,你进我退,不过就是人心的博弈,你能看懂的,太子在那个位子上,他未必看得懂。”康熙这话说的有些沧桑,四爷恍惚间甚至觉得他有些萧索之态。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