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70年代极品一家子第90节(2 / 2)


  走到生产大队村口,黄桂花看到叶大海,扬起手大声喊他:“大海,我们在这,你快过来。”

  叶大海当时在和大队长说话,听到黄桂花的喊声,急忙和大队长道别,转身就往黄桂花这边跑。

  黄桂花开口就问:“等久了吧?”

  叶大海确实等了很久,天还没亮就过来了,起码在这里等了一个多小时。

  但这些事不需要告诉别人:“没等多久,我也是刚来。”

  胡艳艳适时插话:“大海叔,你带饭盒了吗,我们今儿中午要在炮仗厂那边吃中午饭,得带上自个人的吃饭家伙。”

  “带了,带了。”

  叶大海拿出一个铝制大饭盒:“我还带了一小罐子的咸菜疙瘩。”

  黄桂花笑着接话:“我也带了!我们都没有去过炮仗厂,更没有在那边吃过饭,我真怕去了那边吃不惯那边的饭。”

  “我也是!”

  黄桂花和叶大海是同一辈的人,俩人没有代沟,有很多的话题可以聊。

  俩人从自个儿的儿子聊到自个儿的孙子,又从自个儿的孙子聊到自个儿的儿子。

  一路上,俩人的嘴巴都没有停下,一直叭叭的说个不停。

  与之相反,胡艳艳则是全程沉默。

  对于黄桂花和叶大海的聊的话题,她既不感兴趣,也插不上话,全程只能默默听他俩说个不停。

  好在生产大队到炮仗厂不远,他们走的快,走了才一个小时就走到了炮仗厂门口。

  “这里就是炮仗厂?”

  看着炮仗厂的门口,胡艳艳觉得有些失望。

  眼前的炮仗厂不仅比不了钢铁厂,甚至连最差的染布工厂都比不了。

  说是炮仗厂,其实只有几间破破烂烂的屋子,最好的是两间砖瓦房,一间是仓库,一间是生产车间。

  黄桂花也觉得有些失望,现实中的炮仗厂和她想象中的炮仗厂不太一样,看着实在是有些不靠谱。

  叶大海心里也是这样想的,但他是一个男人,不喜欢把心里的想法说出来。

  他说:“我们进去吧。”

  黄桂花接一句:“对对对,我们先进去。”

  三个人并排着往前走,走到门口处停下,由黄桂花打头,叶大海跟在她后边,胡艳艳走在最后。

  没办法,炮仗厂这边的门口太窄了,一次只能一个人走过。

  走进炮仗厂,他们就看到等在生产车间门口的孙主任,急忙加快脚步走过去。

  胡艳艳先开口:“孙主任好。”

  “你们好!”

  孙主任带他们往里面,先简单和他们介绍炮仗厂的情况,比如介绍生产车间、介绍食堂、介绍临时工的粮食票和肉票。

  他领着他们在炮仗厂里面走一圈,介绍完炮仗厂的情况才带他们去各自的岗位。

  他给黄桂花和叶大海安排的工作是包装,就是把一个个炮仗包装成一包或者一串炮仗。

  因为胡艳艳是下乡知青,他给胡艳艳安排的工作是称重,简单来说就是按照一定的配比分配炮仗的里面的材料。

  安排好他们三个人的工作,孙主任就走了,他有很多事情要忙,没工夫在这里耽误时间。

  就这样,黄桂花、叶大海、胡艳艳成为了炮仗厂的临时工。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三个人都是第一次上班,对什么都觉得好奇,只觉得时间过的好快,不知不觉时间就过去了。

  听到外边响起下班的打铃声,黄桂花和叶大海一起去找胡艳艳,然后三个人一起去食堂吃饭。

  孙主任早上那会给了他们粮食票,他们可以拿着粮食票去食堂打饭。

  胡艳艳领着他们往里面走,三个人都是第一回 来这里的食堂,脸上都露出刘姥姥进大观园时的同款表情。

  三个人的眼睛都睁得大大的,嘴巴也是张得大大的,看啥都觉得有意思,看啥都觉得好奇。

  “根宝家的,你知道咋打饭不?”

  胡艳艳不知道,不过她经常去国营饭店吃饭,觉得来食堂打饭应该和去国营饭店吃饭的流程差不多。

  “应该知道,妈,大海叔,一会你们跟着我走。”

  说话间,三个人来到打饭窗口,胡艳艳拿出三两饭票:“同志你好,我要三两白米饭。”

  打饭的阿姨拿走她递过去的饭票,然后抡起大勺子给她打了三两白米饭,刚刚好是三两,一点不多,一点不少。

  打完白米饭,阿姨又抡起勺子给她打一勺炖白菜。

  这边的炖白菜不需要钱也不需要票,每个人都能打到一勺,打多打少得看打饭阿姨的心情。

  打完炖白菜,阿姨抬起头看向胡艳艳:“别的菜要不要?”

  “别的菜怎么个打法?”

  “猪肉炖土豆两分钱一份,红烧鱼两毛钱一份,鸡肉炖蘑菇三毛钱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