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先发制人(七)(2 / 2)

  金师爷道:“只要是正道取得,的确如此。”

  老陶道:“捐官是否是正道?”

  “朝廷明文规定,是正道。”金师爷道。

  老陶侧头看陶墨,眼神中迸射出恨铁不成钢的厉芒,“既然如此,少爷因何而裹足不前,临阵退缩?”

  陶墨低声道:“知府所言,未必对,但他数落我的罪状却是条条不差。我的确不曾与崔炯一道验尸,玩忽职守四个字,我收得不冤。”

  金师爷忙道:“是我忘了提醒东家,还请东家见谅。”

  陶墨摇头道:“不不不,这本是我分内之事,与师爷无关。”

  “纵然东家不计较,我心中却是难安。”收受崔炯上缴的钱作为修补县衙的费用是他私做主张,如今闯出祸来,他责无旁贷。

  陶墨道:“师爷切莫如此。我在谈阳县的这几日若非有师爷从中周旋,只怕我连一天的官都做不下去的。”想起当初上堂,他竟连红头签绿头签都分不清楚,还要金师爷提醒方才知道如何使用,实在丢人。

  金师爷苦笑道:“大约是我太久没有遇到过如东家这般的县官了吧?竟连县官最着紧看中的清廉二字都抛诸了脑后,实在惭愧。”

  饶是金师爷这般诚恳地数落自己的不是,将所有过错俱揽到自己身上,依旧没有打动陶墨,让他改变主意。

  老陶见陶墨钻进死胡同出不来,只好使出杀手锏,道:“少爷不若问问顾公子的意见?”

  陶墨轻轻地摇头道:“他不愿见我。”

  老陶道:“你还不曾问,又怎知顾公子不见你?”

  陶墨眼巴巴地看向顾小甲。

  顾小甲冷笑道:“这时又想起我家公子来了?”他对陶墨没有去看顾射之事耿耿于怀。

  老陶道:“你先去问问你家公子见不见我家少爷,若是不见,一切白搭。”

  顾小甲想了想,打开门去了。

  老陶向陶墨示意,让他跟着去。

  陶墨站在原地迟疑了一会儿,才慢吞吞地跟上去。越靠近那道门,陶墨就越紧张。这时候,他倒有些羡慕顾小甲毫不介怀进出顾射房间的样子。

  过了好一会儿,顾小甲才一脸不情愿地出门来。若非他说出陶墨有意离开官场,顾射原本是不打算见陶墨的。但是这个若非却恰恰体现出顾射对陶墨的关心,这才是让顾小甲心里大为别扭的原因。

  陶墨抬脚走进房中,便闻到一股浓郁的药香。

  他脚步轻缓,目光却急切地寻找着那个让他魂牵梦绕的身影,直到目光对准那个趴在床上的身影时,焦躁之情才在眉宇之间淡去,取而代之的是浓浓的心痛和懊恼。

  “你要弃官?”顾射开门见山。

  陶墨站在原地,轻声道:“我当不了官。”

  顾射道:“因为那个知府?”

  陶墨摇头道:“我不识字,不懂律法,甚至连当县官最基本之事都做不到,实在有愧于朝廷。”

  顾射道:“谁说当官必须无愧于朝廷?”

  陶墨一怔。

  顾射道:“当官,无愧于百姓与自己良心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