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二百三十七章.淘宝忙(2 / 2)


林逸就笑笑说:“要不是买了车,估计姐夫也不会大年初一就回来吧?”

“这个……”林雪停顿了一下,说:“你姐夫心眼很好的,他真的是想妈了。”

林逸点点头,“如果真是这样就最好了。不管你们做什么,只要多想着点妈,比什么都强。好了,这事儿不说了,以后让姐夫注意点,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安全第一。”林逸开玩笑似地把这话题揭了过去。

姐姐林雪,很是感激。

……

张翠花见到宝贝外孙女,又见到了女儿和女婿,那心情是高兴的不得了。当即就下锅做了荷包蛋,让女儿女婿吃个好。

宝儿这丫头却缠着林逸说要到村里去玩,林逸就带着她蹦蹦跳跳地在村里转悠。宝儿在城里呆的久了,难免对乡下的东西很好奇,像是看到什么猪羊,还有老黄牛就惊讶的不得了,她还拿了草喂牛,看着牛吃草,她还拍拍老牛的脑袋,说:“乖,多吃点。”那模样娇憨可爱。

可村子就这么大,转悠了一上午就没了兴趣,小丫头就缠着林逸到外面去玩。

别说小丫头了,老曹和老黄两人也觉得在这村子里闷太久了,建议下午开车去县城文笔峰塔附近看看,听说每逢大年,那里就会形成大规模的庙会,有卖古玩玉器和旧书的,连远处城市的人都赶来淘宝。

一听到有书可淘,林逸就来了兴致,何况县城距这里也不愿,开车很快就到,于是就和大家合计,吃饱饭,下午一点准时出发。

……

文笔峰塔是塘河县城的标志性古建筑,传说唐王李世民做了一个梦,梦见老和尚敲木鱼念经,唐州水中举龙头,恰好那年唐州遇到大干旱,老百姓日子困苦不堪。于是唐王就赦令建一座塔来祭拜水神,为百姓祈雨。可是高塔落成之后,不仅唐河水涨,还能够帮老百姓以及船家挡风避雨,因此这座塔就称为“文避风塔”。该文避风塔因以后糟雷击,相继于清康熙辛年,即一六七一年和乾隆三年,即一七三八年两次进行重修,特别是据清康熙辛亥卑的一六七一年,重修该塔时记载:“以碑利文,以峰众笔,故曰文笔峰”。从此,文避风塔就变成了“文笔峰”塔之今。

如今的文笔峰塔俨然成了古玩旧书一条街,当林逸他们开车到达的时候,密密麻麻都是摆书摊卖古玩的,放眼看去,围着高塔蜿蜒成一条长龙,各种旧书摊一字摆开,几乎将整个高塔周围占满,各类封装陈旧、纸叶发黄的旧书堆放在地面塑料纸上,书堆间隙还有旧字画、古钱币、陶瓷、雕刻等。不少人或蹲或站,围在书摊四周。

林逸看见这么多旧书,品种估计不上万,那种激动是炽烈的,以至于差点连宝贝外甥女都给忘了。幸亏宝儿拉着他的手说:“小舅舅,人太多,我啥也看不到。”

林逸就只好把她抱起来,她还说看不到,林逸就又只好让她骑在自己脖子上。这下宝儿说看是看到了,不过太高了,然后又指着前面说,那边有耍猴的,要去看。

林逸心急啊,他的心思都在旧书摊上,哪会去看耍猴,不过宝儿喜欢看他也没办法,只好先扛了宝儿去看耍猴。

黄教头跟了林逸后面,老曹早冲去了旧书摊,他的心思很简单,趁着林逸这个“捡漏大王”不在,先把书摊上能捡的漏捡了再说。

那个耍猴的是个黑瘦的小老头,拿着皮鞭指挥着小猴子做各种姿势。

那猴子也听话,爬上爬下的,又会骑自行车,还会翻筋斗,最后那拿了石头蛋和老头对着干,引得周围人哈哈大笑。

看了一会儿猴戏,宝儿又嚷嚷着要吃糖葫芦,买了糖葫芦又要吃棉花糖,买了棉花糖她又要喝甘蔗汁……总之把林逸忙得找不着北。

好不容易等小丫头歇停了,林逸正想去淘手,宝儿却又拉着他的手说看大戏,前面不远处有个老旦正在咿咿呀呀地喊嗓子,唱的好不好林逸不知道,反正鼓掌的人挺多。

眼看林逸实在太忙,也太宠着宝儿,跟在身后的老黄就主动提出帮忙照顾宝儿。

林逸求之不得,也不管宝儿愿不愿意,就把她推给老黄说,帮忙看着点,说完就急忙朝那些书摊跑去。

看着小舅舅飞奔的样子,宝儿小大人般摇摇头,“唉,没救了。”

黄教头看她一眼,“怎么说?”

“这么爱书,以后找不到媳妇怎么办?”小丫头叹息再叹息。(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