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二百八十四章 没有饭吃,你们为什么不吃肉呢?(2 / 2)


“讨粮?”

太子皱了皱眉,冲着一众难民喝问:“尔等胆子不小,没看见这是朝廷的军队?怎么还敢上前讨粮?”

“回……回太子殿……殿下,我们……实在……实在不知是太子殿下在此……”

“荒唐,不管本宫在不在队伍里,尔等此举也是有违朝廷律法。如果是在行军打仗,你们拦下队伍,那就是杀头之罪!”

“太子殿下饶命!”

“我等……我等实在是没有办法……再……再没有粮食的话,我们……都得饿死……”

“各位官爷,我们已经三天没吃饭了,全村都找不到一粒米……”

“喂,没有米,你们怎么不吃肉呀?”

宁阳公主忍不住说了一句。

“嗯嗯,就是就是,没有饭可以吃肉……”

安云公主像个小跟屁虫,跟着姐姐说了一句。

顾鸣:“……”

太子:“……”

随行护卫:“……”

一众难民:“……”

真的是童言无忌啊。

也不对,换作民间百姓的孩子,也不可能说出这般荒唐的话。

只能说,养在深宫的孩子真的是饱丫头不知饿丫头饥,才会说出没有饭就吃肉的笑话。

于是,顾鸣不由侧过头,语重心长道:“二位小公主,他们说的没有饭吃,不仅仅指的是米饭,而是指一切可以果腹的食物。”

“啊?是这样啊……”

宁阳公主不由眨了眨眼。

“他们好可怜……”

安云公主吮着手指,一脸同情地看着那些难民。

太子则皱着眉头问:“你们的粮食呢?难道一点余粮也没?”

“今年遇上了旱灾,庄稼颗粒无收,存粮早就吃光了……”

“官府没有给你们派发赈灾粮?”

一提这事,一众难民不吱声了。

“本王问你们话呢?到底有没有派发赈灾粮?”

“发……发是发了一些,只是……”

回话的那个难民似有难言之隐,结结巴巴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见状,顾鸣不由小声道:“仪明,要不先让他们填饱肚子,有什么话一会再问。”

“也好,就依老师之言……”

太子应了一声,随之又冲着侍卫吩咐:“去给这些百姓准备一些饭菜。”

“是!”

侍卫应声而去。

“多谢太子殿下,多谢各位官爷……”

“先生,我们那里有好多好多菜,不如分给他们一些好不好?”

宁阳公主仰头冲着顾鸣道。

“嗯,可以!”

“嘻嘻,多谢先生。走,小妹,我们一起去拿。”

“嗯嗯!”

两个小丫头手牵着手转身跑了回去。

没过多久,便领着几个侍卫端了一些饭菜走了回来。

同时,队伍这边也盛了一些饭菜让这帮难民吃了个肚儿圆。

之后顾鸣又让人装了一些粮食分发给他们。

如此一来,一众难民自然感激不尽,顾鸣也趁着这个机会询问了一番,终于让对方道出了实情。

原来,他们都是马留村的村民,也是受灾最重的其中一个村庄。

这次干旱导致全县一大半的地方庄稼大量减产,甚至是颗粒无收,数万百姓受灾。

“咱们村已经饿死了十几个人,为了活下去,还有人不得不卖儿卖女……”

“官府的确派发过粮食,但是,层层克扣下来,一户人也领不到几斤粮,而且大多都是发了霉的糙米……”

“那些个无良的米商也趁此哄抬粮价,价格翻了好几番……”

听到一众难民讲了一番缘由,太子虽没有说话,但脸色却无比阴沉,眼神变幻不停,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等到一帮难民千恩万谢离开之后,太子这才找到顾鸣低声道:“老师,既然我们知道了这事,那就万万不能坐视不理,假如父皇也在,他也一定会严查到底。”

顾鸣点了点头:“嗯,管一管也好……要不着人将县衙的人唤过来?”

“老师,唤他们过来,他们必然会编个理由塞搪。要不这样,让队伍先走,我们一起去微服私访一番如何?”

难得出宫一趟,太子自然也想趁着这个机会体验一番微服私访的感觉。

顾鸣自然懂得太子的心思,便点了点头道:“嗯,你去亲眼见识一下也好。”

“太好了,多谢老师!”

太子兴奋不已,当即冲着顾鸣作揖致谢。

结果,两个小公主一听哥哥要去玩……嗯,微服私访,顿时不依了,非要跟着一起去。

经过一番商议,顾鸣决定将人员分成两批:他与太子单独去山里转一转,亲眼看看受灾情况,多了解一些情况。

聂小倩带着两个小公主去县城逛一逛,满足一下她俩的心愿,让她俩体验一下真正的民间生活,蛇姬同行保护。

其他人等行程不变,等他们办完事之后再行汇合。

不久后,顾鸣等人按计划分头行动,顾鸣与太子一起向马留庄方向走,聂小倩与蛇姬带着两个小公主向着县城方向而行。

……

一路上,太子终于亲眼见证了什么叫做民间疾苦。

池塘枯竭、田地干裂、庄稼枯萎……放眼望去,一片苍凉,仿佛走进了大漠一般,死气沉沉。

偶尔见到几个人,也是毫无生气,仿佛行尸走肉一般,双眼无神,骨瘦如柴。

“没想到,灾情竟然如此严重!”

太子不由长长叹息了一声。

“没办法,百姓的生活就是这样,靠天吃饭。

如果风调雨顺,勉强能混个温饱。一旦遇上天灾人祸……那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老师,真的没有办法改变这一切么?”

“也不是没有办法,只是,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老师可否解惑?”

“要改变这样的状况,就需要从根本上去解决一些问题。

比如粮食,一旦遇到天灾,别说普通穷苦百姓,就连朝廷的粮仓也会告急。

这是因为储备不足的缘故。

而朝廷在解决粮食储备不足的问题时,往往就是加征,强行摊派……实际上,这是一种杀鸡取卵的行径。

朝廷把粮征走了,百姓吃什么?

一旦把他们逼上绝路,这就很容易引发混乱……”

太子一脸茫然:“可是老师,朝廷不征粮或是少征粮,那又该如何维系一个国家的运转?”

“殿下,老师这样说,并非是不征粮或少征粮的意思,你有没有想过从根本上去改变,将征粮变成增粮?”

“增粮?”

“对,想办法增加粮食的产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既能满足朝廷征粮、储粮的需求,也让百姓有余粮可吃。如此一来,就算遇上天灾百姓也不至于饿死。”

太子眼睛一亮,急急问道:“那要怎么样才能让粮食增产?”

“这个问题就需要朝廷多多费心,去培养这方面的专业人士。比如改良种子、改良土壤、施肥、杀虫、除草……等等。

总之一个原则,要因地制宜。

还有就是派人到异域去考察,适当引进一些产量高的粮食品类……”

太子听的一阵头大。

毕竟他才十几岁,各方面的知识还是欠缺。

“无妨,你听听就好,以后有机会你可以慢慢实践。比如,先划定一个地方试验,等积累了成功的经验再慢慢向全国推广。”

“老师,这些理念你有没有向父皇讲过?”

顾鸣摇了摇头:“没有,之前我与你父皇谈论的事太多了,还没顾得上讲这些。”

“哦……那,等以后有机会的时候我与父皇谈谈这事,看看父皇怎么说。”

“嗯,你完全可以把这件事揽到你身上,也算是替你父皇分担一些国家大事。”

“多谢老师成全!”

太子恭恭敬敬揖了一礼。

虽然他听的不是太懂,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只要粮食真的可以增产的话,那真的可以称得上是一桩天大的功劳。

不久后,二人来到了之前那帮难民所说的马留村。

此时,村子里多少还算点生气,因为之前的难民带回了一些粮食,正在给大家派发。

顾鸣与太子虽然换了一身常服,但还是被人一眼认了出来,吓得赶紧跪下……

“小民磕见太子殿下、磕见锦衣候大人!”

一时间,村子里不分老幼,纷纷跪了下来。

“行了,你们都起来吧。”

太子叹了一声,抬手示意一众村民起身。

顾鸣抬眼看了看四周,发现村子西侧的空地上铺着几张破烂的草席,草席上,还躺着几个皮包骨头的人……

准确地说,是尸首。

看来这些难民没有说谎,那些,肯定就是饿死的村民。

对于这样的景况,顾鸣固然是同情的。

但,这也是必然的一种现象,人类历史发展必经的历程。

更不要说,这里还是一个妖魔出没的精怪世界。

就算是在在顾鸣的前世,每一年死于天灾的人同样也不少,什么地震、海啸、台风、洪水……

这,便是一种自然规律。

“老师,你那里……有没有银子?”

太子凑过头来轻声说了一句。

“你是说,送他们银子?”

“对,回头学生一定会还给老师的。”

“殿下,授人于鱼不如授人以渔,送他们银子也只能解决一时,而不能解决一世。”

顾鸣倒不是舍不得银子,如果是他一个人过来,送点银子算得了什么?

只是,太子在这里,不出意外的话早晚也会登基成为皇上。

所以,提前给他灌输一些理念是很有必要的。

“这……可是我们既然来到这里了,总不能没有一点表示吧?”

顾鸣笑了笑道:“我理解殿下的心情,其实要解决这件事很简单,一是查源头,将朝廷赈灾粮补发给他们。二,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口粮问题。”

“看来,老师已经有了更好的主意?”

“没错,之前我一路看来,此地的干旱并非偶然……也就是说,此地本身就是一个缺水的地方。

但是他们所种的庄稼,偏偏就是离不得水的。

这就从根本上导致了他们的粮产不高,甚至出现像今年这般颗料无收的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