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6节(2 / 2)


  说起桃花,就不期然的想起杜绡第一次来到这个房子里的那个晚上。她发现了他的那些小谎言、小心机,却眼里含着期待,问他为什么。

  杜绡那一眼啊,石天一辈子都没法忘。

  你喜欢的人也喜欢你,那是……多么的美好啊。

  第84章

  周日早上石天拉着杜绡去附近的粤式茶餐厅吃了个早茶。

  周六刮了一天大风, 周日风停了, 天空变得湛蓝。这对冬天的北京来说真是太难得了。空气好得石天都不用戴口罩了。

  这么好的天气不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实在太可惜。石天本来想着周日拉着杜绡去怀柔远足呢,结果杜绡另有安排不能成行。远处去不了, 石天就拉着杜绡去了北五环的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健走。

  大冷天的, 森林公园的健走道上居然全是人, 可见北京人对新鲜空气有多渴望、多需要了。

  考虑到杜绡的时间, 石天就带着杜绡在南园走了一圈,全程下来是五公里的步行。

  快走回到南园南门的时候,杜绡望了望南边露出来的高楼,感叹说:“这个小区位置可真好啊,下楼就直接是森林公园了。”

  石天也觉得这小区很好。他鼻子敏感, 比平常人更渴求新鲜空气,这小区等于守着大绿肺啊。

  “买房子就得买这种地方。”他也说。

  “肯定贵吧?”杜绡猜。这里属于奥运商圈了,虽然是五环, 价格一点也不比三环四环便宜,甚至可能更贵。

  石天就掏出手机查了查,就“嚯”了一声。

  “多少钱啊?”杜绡问。

  “两千万、三千万一套, 还有五千万的……”石天说。

  杜绡吓一跳:“这么贵?”

  “大户型。都是二百多三百多平的,那五千万的那套是470平的。”石天手指划着屏幕, 忽然说,“哎, 有个便宜的。一千八百万的,120平的两居室。单价……14万一平,跟我那个小区差不多。”

  杜绡叹口气说:“生活在北京真是太不容易了。”

  “京城居, 大不易嘛。”石天说。

  要不是北京房价这么高,当初他老爸也不至于就只买个八十平了。

  十一年前那个房子单价才两万多,一个一居室下来还不到二百万。于他们家其实不算大事。但当时他老家那边房地产市场还没发展起来,他爸妈也没怎么关注过炒房子这种事,北京离得又远,都觉得他一个人当宿舍住,买个小的,不委屈到他就可以了。

  后来他老爸都感叹说,当时真应该买个十套八套的当投资。毕竟当年不到二百万的房子现在都一千万了。

  走回到南门,石天开车送杜绡去悠唐,还问她:“你们要玩到几点?我接你。”

  杜绡说:“我下午还有英语课呢,我直接地铁过去了。你别管了。”

  石天只好亲了亲她,放她走了。

  等杜绡下了车,他拿起手机拨了个号码,才挂挡起步。电话响了好几声才通。

  “大哥,周末啊!你能不能让我睡个觉啊~”里面的人声音又虚又飘,一听就是还没睡醒,充满了被吵醒的怨念。

  石天就笑了:“都十一点了!起来嗨!”

  “嗨你妹!老子昨天加班到三点!”那人有气无力的说。

  石天笑了一通,正经起来,说:“怎么样啊,老秦,之前跟你说的事想好了没有?”

  老秦喘了会儿气儿,缓了缓神,电话里听到悉悉索索的响动,像是从被窝里爬出来了。再说话的时候,明显也清明多了。

  “想好了。本来想今天睡醒再给你打电话的,你倒好,连我这一觉都不能等。”他抱怨说。

  “到底怎么着,给个准话。”石天催他。

  “瞧你急的。”老秦嗤笑,故意吊他,但他最后还是给了石天一个肯定的答复。

  “干了!老子也他妈不想再受老板的鸟气了!”他恶狠狠的说,“给谁卖命不是卖命啊,不如给自己!趁着还不到三十岁,咱们再燃烧一把,我怕年纪越大,越没这份儿心气儿了。老吴怎么说?”

  老秦和老吴,都是石天大学里关系非常好的同学,那时候三个人外号“三贱客”。当年还在学校的时候,他们三人组就一起在做项目了。不过那时候接的项目都从学校手里过一道,到他们手里最后剩下的也不多了。

  石天想起了大学时的青春岁月,那时候充满热血,总觉得离开学校就可以大干一场。到了社会上才发现一个人的力量太过微小,任何人,不管多有才华,都需要一个给他施展才华的平台。

  但现在,石天不想在别人的平台上卖命了。

  方伟的死给他触动太深。

  家里其实一直在念叨叫他不要给别人打工了,但他一直对公司的工作环境和团队氛围都还挺满意,一直都还没想过要离开。

  但方伟就那么死了,他就一直在想,人真脆弱啊,说没就没了。这么短暂的生命,他不想再继续为别人的事业添砖加瓦了,他想自己做点什么。他想留下点更有价值的东西。

  听着老秦电话里的凶狠劲,石天忍不住嘴角勾起。

  “老秦,有信心吗?”他问。

  老秦嗤了一声,牛逼哄哄的说:“咱们三贱客聚首,有什么做不成的?”

  这一句话,青春时代的热血就又在石天的血管里燃了起来。

  “行,你什么时候能来北京?”他问。

  老秦现在人在魔都漂。但他单身狗,不管去哪,拖个箱子就能走。他沉吟了一下,说:“给我一个月时间吧,我把这边的事了了。”

  “行。”石天开在北京的二环路上,路两边的写字楼鳞次栉比,齐刷刷的后退,仿佛在为他的前进让路。